最新发布> 正文

【新要闻】中国航天器天问1号完成“深空点睛”! 首次观测星际天体

时间: 2025-11-06 09:55:13 来源: 财经观察


【资料图】

中国国家航天局近日宣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利用其高分辨率相机,观测到了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这一里程碑式的观测,标志着中国航天器首次实现对太阳系外来天体的直接探测,不仅在深空探测领域书写了新篇章,同时也为我国后续行星际探测任务,尤其是天问二号的小行星探测,提供了宝贵的技术验证和经验积累,其潜在的科研价值与技术外溢效应值得资本市场关注。

拓展任务边界:天问一号超预期完成深空探测。

据国家航天局发布的消息,正在火星轨道稳定运行的“天问一号”环绕器,近期成功执行了一项超越其初始任务的拓展观测。探测器利用其搭载的高分辨率光学相机,清晰捕获到了穿越太阳系的第三个已知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此次观测中,天问一号与目标天体的相对距离约为3000万千米,使其成为迄今为止对该星际来客进行近距离观测的探测器之一。

罕见“宇宙化石”的科学价值凸显。

科研团队对传回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后确认,阿特拉斯展现出明显的彗星特征,由彗核及其周围直径达数千千米的彗发共同组成。这一星际天体被视为可能形成于银河系中心古老恒星周围的“宇宙化石”,其推测年龄在 30亿至110亿年之间,可能比太阳系自身更为古老。它沿着双曲线轨道穿越太阳系,携带了有关系外行星成分、演化及早期恒星历史的稀有信息,具备重要的科研价值。

技术挑战与后续商业航天布局。

此次观测任务的难度极高。天问一号的高分辨率相机原本是为拍摄明亮的火星表面而设计,而阿特拉斯是一个遥远且相对暗淡的目标。面对约3000万千米的遥远距离、天体的高速移动以及微弱的亮度(比拍摄火星表面目标暗1万到10万倍),科研团队通过反复模拟和精心设计成像策略,将现有载荷的性能发挥到了“极限”,最终实现了高难度的精准捕捉。这项成功,不仅展示了中国深空测控与姿态指向控制的高水平,也直接为未来的天问二号任务,即对小行星的近距离探测,积累了关键技术经验,预示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储备和能力正在持续提升,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问一号”的星际天体观测壮举,不仅是中国航天器首次在行星际空间取得的重要科学发现,更是一次高效利用现有航天资源进行能力拓展的成功实践。随着中国航天技术边界的不断拓宽,相关的航天产业链、卫星应用以及深空探测技术领域,预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投资热点,值得持续关注。

关键词: 财经频道 财经资讯

责任编辑:QL0009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