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正文

热议:理财子公司打新收益下滑怎样用定增+大宗折价策略替换?

时间: 2025-07-30 13:05:18 来源: 自选股写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理财子公司在打新市场的收益呈现出下滑态势。打新曾经是理财子公司获取稳健收益的重要途径,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如参与打新的机构和资金增多、新股上市后表现分化等因素,打新收益逐渐不如以往。在此背景下,探索新的投资策略替换打新策略成为理财子公司的重要任务,而定增 + 大宗折价策略便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向。

定增,即定向增发,是指上市公司向符合条件的少数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行为。对于理财子公司而言,参与定增可以获得折价入股的机会。一般来说,定增价格会低于市场价格,这为后续的盈利提供了一定的安全边际。而且,通过参与定增,理财子公司能够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分享公司成长带来的红利。不过,定增也存在一定风险,比如锁定期内股价波动的风险,如果在锁定期内股价大幅下跌,可能会导致理财子公司的投资出现浮亏。

大宗折价交易则是指达到规定的最低限额的证券单笔买卖申报,买卖双方经过协议达成一致并经交易所确定成交的证券交易。大宗交易的价格通常会低于市场价格,理财子公司可以通过参与大宗折价交易,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股票。与定增相比,大宗折价交易没有锁定期的限制,资金的流动性相对较好。但大宗交易的股票数量通常较大,如果市场承接能力不足,可能会对股价造成一定的压力。

下面通过表格对比打新、定增和大宗折价交易的特点:

理财子公司在运用定增 + 大宗折价策略替换打新策略时,需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一方面,要对参与定增和大宗交易的上市公司进行深入的基本面研究,选择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业绩支撑的公司。另一方面,要合理控制投资比例和风险,避免因单一策略或单一股票的波动对整体投资组合造成过大影响。同时,还需要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动态变化。

理财子公司在打新收益下滑的情况下,定增 + 大宗折价策略为其提供了新的投资思路和方向。通过合理运用这一策略,理财子公司有望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投资收益的提升。

关键词: 财经频道 财经资讯

责任编辑:QL0009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