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 正文

机器人60年进化路?小鹏机器人成新标杆 新消息

时间: 2025-11-07 16:07:29 来源: 财经观察


(相关资料图)

据多家媒体报道,2025年11月5日,小鹏汽车在第七届小鹏科技日上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11月6日晚,为回应网络上“机器人内藏真人”的质疑,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另一场发布会中,于机器人通电运行状态下,现场剪开了IRON腿部的覆盖件,公开展示了其内部的金属骨架、液压传动系统及精密机械结构

对于这款机器人何时能走入寻常百姓家,何小鹏给出了务实的商业化路径。他明确表示,目前让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拧螺丝”或进入家庭做家务,并非最佳应用场景。主要顾虑在于,执行此类精细或高强度任务时,造价高昂的机械手损耗较快,且家庭环境下的安全性挑战依然巨大。因此,小鹏IRON将优先进入商业场景,计划于明年进入小鹏汽车门店,承担讲解服务等工作。

在资本市场方面,有机构分析指出,小鹏发布机器人可能改变其估值逻辑。长江证券认为,小鹏此前估值主要基于汽车业务,而对AI相关的智驾、机器人等板块预期体现不足。随着其打造“AI汽车+AI机器人”的AI科技生态,未来估值提升空间较大。

机器人行业历经数十载发展,正迎来新的阶段。2025年被业内普遍视作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这一年,人形机器人开始在消费市场展现潜力,例如“双11”期间,单价9998元的“小布米”和2.99万元起的“Booster K1”等人形机器人产品迅速售罄,显示了市场对这类产品的高度热情。

                                                                      图片由AI生成

不过,当前消费级人形机器人虽以服务为卖点,但仍存在复杂任务能力不足、情感交流略显机械等短板。这促使企业探索更务实的落地路径,也催生了多元化的商业化模式,例如开设线下机器人快闪店,让消费者直接互动和体验。

小鹏机器人的落地为行业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其意义在于,将过去八年在小鹏智能驾驶技术上积累的感知、决策、运动控制能力,迁移至人形机器人的开发中,实现了技术复用。

整个人形机器人赛道也正获得资本与政策的双重驱动。据中国经济网报道,2025年一季度,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融资总额就超过了2024年全年融资总额的65%。

从工业机器人到如今人形机器人走向台前,技术的发展正不断拓宽其应用边界。小鹏机器人IRON的推出,不仅是一款新产品,更标志着企业在机器人技术上的重要突破,其带动的产业链变革,将为市场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关键词: 财经频道 财经资讯

责任编辑:QL0009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