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 正文

今日快讯:国企登报喊61名职工回单位上班”,企业管理未免太有“松弛感

时间: 2025-07-18 16:01:37 来源: 新京报

撰稿 / 江城(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王心

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甘肃靖煤能源有限公司王家山煤矿分公司登报“喊话”该煤矿61名职工限期回单位上班一事,引发舆论关注。

7月11日,王家山煤矿分公司在当地媒体上发布《启事》,称该公司职工赵某等61人无故多次或长期旷工不上班,要求这61人自《启事》登报之日起15日内限期返回单位并确保出勤正常。逾期不到者,该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并终止劳动关系。此《启事》视同送达本人。据了解,甘肃靖煤能源有限公司系国有企业。


(相关资料图)

一家国企,“喊话”61名员工回来上班,这种企业管理未免也太有“松弛感”了。一般职场的打工人,别说长期旷工,哪怕是迟到早退,也会在职场面临相应的追究。而在这家公司里,哪怕“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也只要回来上班就好,就可以既往不咎。

而且,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确认,该公司职工很多,有些人想上班,有些人不想上班。如果在规定期限内回单位上班,且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单位会给他们机会。在单位里还可以“不想上班”,这说法也是很新鲜。

按照劳动法规定,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对于大面积的长期旷工行为,直接解除合同都是可以的,哪里还需要大张旗鼓地“找人”?

这就不得不让人想到用人单位的属性——国企。或许正因为是国企,故而对员工处置颇有些掣肘,导致未能及时依法依规办理。不过正因为是国企,才让这成了公共事件,才更值得舆论关注。

国企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全民资产,那么这61名长期旷工职工,这期间是否吃了空饷?这61名员工长期不在岗,企业仍在运转,那是否也说明企业运转存在人浮于事的问题?其中任何一个问题如果坐实,都说明涉事企业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方式”“使用效率”存在可议之处。

这也不是第一次出现类似问题。2024年,吉林一国企也发布通告,称有数人擅自离岗,其中有人离岗长达16年,并喊话他们回来上班。同样是国企,管理也同样松弛,公司的工作人员称只要他们回来上班就既往不咎。

但对于国有企业,公众恐怕并不希望他们的管理这般松松垮垮。无论如何,国有企业有着相当的公共属性,其资金来源、生产效益、管理方式都关系到公共利益;如果对员工疏于管理,就有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同时,这种严重不符合一般职场常态的“温柔”处置,也会挫伤国企的公信力。就像舆论质疑的那般,大多数人在恪尽职守的同时,有些国企员工凭什么可以长期旷工而不被追责?这种不公平感是无法掩盖的。

因此,对于失联员工,恐怕还不能止于“喊话”。也应当查清楚其中是否存在“吃空饷”等违规问题,并追究相关责任人;同时检讨员工管理到底存在哪些漏洞。

放置于更广阔的视野去看,这种反思显然不能局限于一地。各地都应该梳理是否存在类似情况,举一反三,严格各项管理制度,确保人尽其才、各归其位,让这样荒诞的剧情不再上演。

关键词: 财经频道 财经资讯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