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湖北日报评论员 刘中扬
处暑处暑,热浪如虎。“处”,止也,处暑意味着“暑气到此为止”。然而,副热带高压盘踞下,热浪依旧一阵接一阵,明明已经出伏了,“出暑”依旧是一个美好愿望。
今年夏天,是橙色预警、红色预警最密集的一个夏天;今年7月,是湖北65年来最热7月,刷新了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的多项高温记录。在持续高温高湿天气拉动下,湖北省电网负荷再创历史新高。湖北能源省内10台火电机组全开运行,在稳定保障居民生活用电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湖北能源“加班加点”,湖北文旅也没歇着。日热夜不热,省博物馆在上周末开放了夜场,青铜器的冷光、编钟的悠扬相融于夜色;地上热水中不热,磨山楚城“跳东湖”姿势花样百出,今年新登场的无动力水翼表演犹如“轻功水上漂”;城里热山里不热,跑进“云深不知处”的神农架,做一个快乐“野人”……热闹爱玩的湖北人,自会追寻有风的去处。
处暑已至,秋凉几时?
诗云:“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趁“秋老虎”不备,大到暴雨偶尔大驾光临,局部洒洒水,人们都忍不住喜大普奔,各大官微也频频发送“下雨了”“要降温了”,盼降温已经盼到望眼欲穿。热“苕”了的人们感叹:“蒜鸟蒜鸟,已经在大火收汁!”
处暑日,不如躲去树荫下,吃点“处暑三宝”之一的菱角。应季而食,一期一会,幻想湖上凉风有信,菱角载满莲舟,长夏将尽 ,秋风忽至。
责任编辑:QL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