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2022第三届金剧奖在浙江湖州举办,盛典对话环节,快手短剧业务负责人于轲表示,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短剧经历了从0到1、从无到有的野蛮生长阶段,经过了无数混乱的泥沙俱下的过程。而在短剧行业已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的当下,在这样一个短剧的黄金时代,于轲觉得短剧行业的下一步是建立标准。
而在回望“上一步”第二届金剧奖所提出的“题材拓宽”目标时,于轲点名表扬的作品就包括陆添导演并制片的现实题材作品《胡同儿》。陆添作为快手金剧奖的常客,也是快手合作达人推出短剧的制片人、导演、影视公司代表。入行这三年,陆添所代表的制作公司十二升肖不但已经出品了多部播放成绩优异的作品,而且作为从长剧到短剧的创作者,陆添这一路成长的经验,也值得很多正在入局短剧的中小型影视公司借鉴。
(相关资料图)
为此,骨朵请到了十二升肖的公司代表陆添,一起来聊聊关于短剧创作的经验以及对于行业发展的看法。
“短剧市场这三年的变化很大。”随着新一届金剧奖的举办,连续参加了三届金剧奖的陆添感慨。“第一年关注的人其实相对较少,第二年已经有很多人在关注短剧市场了。三届参加下来,我觉得大家对于短剧行业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截至今年7月,快手平台短剧日活用户规模已经达到2.6亿,创作者规模则超10亿。从野蛮生长到市场规模、创作者数量、收入成倍增长,平台对于创作者的扶持政策也在进一步完善。
“为了更方便观众浏览到短剧信息,快手每年都在增加、变换短剧的展出位,帮我们的作品做宣传推广。”制作公司负责内容创作,以及剪预告、做海报的工作,平台负责对重点的剧做宣传推广,是陆添和快手长时间达成的合作默契,在对快手后期工作的信任之下,陆添可以专心将精力全部放在前期内容制作中。
利好的政策之外,陆添表示,快手之所以适宜短剧生存,还有其他多方的原因。
短剧需要在合适的土壤上生存
从2015年开始,陆添一直在做长剧。直到2020年,陆添从之前的影视公司离职,开始创作短剧。从长剧转向短剧制作之后,陆添曾公开表示做短剧让他成为了自己的甲方。“之前做长剧的时候,我们所创作的内容还是要以平台的意见为主,无论是定制剧还是版权剧,都会经过平台制片部门的审核,而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可能也会与创作者的初衷悖离。而我们现在创作的短剧其实与分账剧的概念相似,虽然内容体量较小,但毕竟是共同投入,按比例分成,而且创作者的自主意识更强,平台也会尊重创作者的选择跟决定。”
随着长视频平台的短剧数量爆发,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长短视频会通过短剧这个同类内容进行博弈,但在陆添看来,长视频平台所更新的短剧和短视频平台的短剧本质上是两种内容,他始终觉得很多观众和平台对于短剧都存在着认知上的误区。“短视频不应该是为短而短,而是它‘只能是短的’”。
“很多之前做长剧的人现在转而想做短剧,但他们的意识还停留在之前长剧的制作、盈利逻辑,但其实短剧的概念不是这样的,短剧的本质是用更快速的节奏做出短的内容,快速投放于市场,达到变现,短剧的变现思路可以是广告植入,也可以是直播带货,或者也可以在视频中挂小黄车。它其实更像原来短视频段子的升级版。”
“其实短视频平台更适合短剧生存,在短视频平台上刷着看视频、进行互动、产生商业价值后进行相应的商业变现,在短视频平台可以直接完成。”陆添觉得短剧还是需要像快手这样的适配土壤。“因为短剧本身就是为了跟观众达到更高的互动,所以我觉得短剧一定要在适合的平台才能发挥它最大的功能。”
除了土壤适配之外,陆添选择在快手更新作品的另一层考量是快手对短剧的推荐扶持。“其一是快手对于短剧的扶持政策相比其他平台更占优势,因为它更透明、算法更容易理解,CPM分成也更高。而且短剧在长视频平台不见得获得更好的成绩还在于长视频平台的观众更多的还是长剧的受众,而平台也不可能将长剧的推广展出位让给短剧,而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和扶持力度更有利于短剧生存,相比之下,短剧在短视频平台更有生存价值。”
“因为短视频平台可以快速形成互动,将观众积累到一个账号上,通过剧的热度为达人转化流量,避免了短剧‘爆剧不爆人’的魔咒。”陆添表示。
流行更迭迅速的短剧,需要更多经验把握风向标
与如今很多入局短剧的创作公司面对市场饱和、竞争激烈的考量一致,陆添早在2020年便已发现了短剧这片蓝海。
入行三年,陆添参与创作的作品共计30余部,平均播放量1亿+,内容涉及家庭、古风、青春等多种题材,经验积累之下,从拍摄到剪辑,陆添早已习惯了短剧的快节奏和精准表达,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习惯和对市场研判的方法。
对于剧本,陆添首先关注的是人设的新意和极致度,然后是故事的创新度和反转设计以及内容的话题性,最后是内容的完整性,需要确认的点在于区分单元故事和连续剧。
对于市场风向,陆添则觉得快手的热门题材几乎3-6个月就会经历一次更迭,每年的爆款风向标也有所不同,比如2020年到2021年观众更喜欢的是霸总、甜宠,2021年到2022年会更喜欢古风作品。为了跟上观众的喜好,陆添和团队每个月都在关注快手的热议内容,以及新上线的短剧作品,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调整创作方向。
目前陆添个人更看好的题材是青春类,以及在年关可能会受到更多关注的家庭类作品,相关的话题也可以带入孝道、新生妈妈和月子中心。《胡同儿》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告诉陆添,对于非甜宠类题材作品,快手也在给与大力的支持。“我们后面还会推出古风题材、职业剧。短视频领域更求‘新’,虽然快手的甜宠作品相对出圈,流量也更集中,主流受众画像变化较小,但这种基于题材带来的红利可能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难保不会失灵,因为观众也会看腻,至少现阶段现实题材在快手还是有一定的题材优势的。”
至于该如何把握当下市场的观剧口味,也是萦绕在陆添心头的问题。“我觉得还是要不断尝试。”正如于轲在金剧奖现场呼吁的那样,做短剧需要有“半步领先”的意识,在沉淀了自己的短剧创作方法论后,敢于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非成为“人云亦云”的平凡之辈,这样才能够在短剧的内容创作题材多样性中脱颖而出。
抵御寒冬,短剧也需控制成本
对于想要入行的创作者,陆添的建议是大家不要着急做内容,可以先关注一些达人账号,根据达人的特点去创作剧本,因为写完剧本后再去找达人合作会很难。对于达人的前期关注点也可以聚焦于对方年龄、一贯的创作风格、后台数据、粉丝画像,以及对方是否适合演戏,除了表演能力之外,还因为有的达人更执着于直播带货,而关于达人与演戏、达人与剧本类型的适配度方面,更依赖的是创作者的经验总结。
三年来,陆添团队一直致力于合作达人推出作品,首先是因为达人账号的粉丝基数和高互动率指标对于剧集的播放量加持,为作品流量带来增长,而且之后再与深度合作的达人进行多维度商业变现模式也会更容易展开。“以电商思维去看待达人合作,即使剧集收益有限,也可以依靠达人的其他收益进行分成,达人合作的盈利模式并不单一。”
十二升肖一直以来都以内容创作为主,陆添表示,十二升肖今年会慢慢开展一定的电商业务。“基于短剧的引流优势,可以发展的重要变现渠道就是直播,这也是平台优势。比如我们现在也在筹备几场直播,预计今年12月或明年1月开播。”
如今,陆添的MCN机构也在签约达人中,对于可签约的达人,陆添的要求包括“合作过、互动率经过验证、好沟通、想演戏、未来有商业价值”几个条件。另一方面的建议在于控制成本。“我觉得短剧可以卷内容,我们也需要对剧本有很强的判断力,但不要卷制作,不要过于抬高制作成本。毕竟短剧玩的还是创意,现在还没到大家砸钱的时候,但却是我们应该砸内容的时候。”关于控制成本的经验,陆添重点强调的还是在于少些场景,少写夜外场的戏,因为不好做光;少写角色,因为三、四个角色就可以撑起一部剧,角色过多内容也容易分散。
以陆添的创作经验来看,一部短剧的成本大概在1万元/min,古装剧的成本大概为每分钟1.5-2万元,剧本创作限期一个月,因为目前和上游ip方达成了合作,所以IP改编作品的成本也较为可控,大概占比整个项目经费的10%。
相对于长剧,短剧因其周期短、变现快的优势,受影视寒冬波及较小,早期入局的陆添在经验积累之下,创作步调走得也更为稳健,目前公司的盈利状况也较为可观,“不但我们有达人账号可以变现,而且平台也会给一些支持,比如给我们推荐一些商单之类的。”短剧创作的这几年,陆添表示自己不但赚到了钱,而且对于2023年短剧市场的展望也非常乐观,“我觉得2023年短剧市场应该也是蓬勃发展的。”
责任编辑:李楠
分享到: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