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然有纷争。
从2004年到2022年,中国IPTV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小规模试点到3.6亿家庭用户,IPTV已成长为电视大屏端的主流传播渠道。这其中,通信运营商与广电新媒体作为主要推动力量共同撑起了IPTV的“一片天”,他们既是盟友,也是友商;一边依赖,一边摩擦。二者都需要从对方那里获得支持,但同时又始终伴随着利益分歧。拉锯战式的博弈经历了多个阶段,双方都努力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而在江湖上,他们“相爱相杀”的故事始终在流传,一直未停歇,这背后所暴露出的“IPTV究竟该如何做蛋糕又如何切蛋糕”的问题的确值得深切关注,毕竟这关系到全行业的饭碗。而从IPTV产业前景而言,博弈不是未来,共生才能走更远。
运营商不专一?
在客厅经济不断升温的背景下,TV业务已成为必争之地。而IPTV是运营商的主阵地,却未必是他们眼中的唯一阵地。
事实上,过去的一两年里,我们已经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案例出现。随着互联网的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思维定势被打破,在跨界合作、打造融合型产品的趋势下,运营商与OTT的联动越来越频繁。
如中国移动,虽然近两年在移动电视用户的份额中,IPTV的占比已经超过OTT,但是尚存的OTT区域却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如中国电信,过去IPTV和电信宽带业务深度捆绑,是营业厅的主推业务;而现在在部分地区,办理电信全家享套餐就送智家小果+全年爱奇艺黄金大屏会员已成为重要的推广活动。
是什么让运营商变了?
责任编辑:QL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