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新起点。2021年,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按照党中央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一如既往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将帮扶重心由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渐转移到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身上,积极谋划帮扶村群众教育、产业发展,有效促进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不断筑牢防返贫“保险网”,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真帮实扶暖民心 携手共筑小康梦
2021年12月18日,省联社驻村帮扶工作队得知宕昌县新寨乡刘家沟村有两位村民在驾驶农用三轮车上山途中不慎滑下山坡,人员和车辆被困后,及时组织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上山查看事故现场,配合村干部组织抢救伤员,及时联系救护车辆和医务人员,与村民一起将两位伤员转运至通村公路,并委托相关人员陪同前往医院协助办理住院手续、照顾伤员。随时了解受伤村民的困难和需求,提供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这是省联社驻村帮扶工作队倾情帮扶的一个缩影。
刚刚过去的一年,省联社党委积极安排筹划帮扶工作,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解决帮扶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按照工作要求,适时调整驻村帮扶干部,及时轮换补充6名工作队员,确保驻村帮扶力量有序衔接、总体稳定。为解决驻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定期开展慰问活动,购置生活用品,为帮扶干部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保证驻村干部下得去、稳得住、能干事。
按照宕昌县“12257”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驻村工作队加大宣传走访力度,持续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特殊困难户的生产生活情况,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风险。2021年上半年,出资16万元,走访慰问帮扶村群众,为群众送去米面油。2021年下半年,为帮扶村群众捐赠价值68.88万元的“暖心煤”。鼓励驻村工作队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帮扶方法,组织为五保户打扫卫生、冬至包饺子、小学生送棉衣、为残障人士换洗被套等多项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解决帮扶群众身边的生活困难。
补齐短板谋发展 助农增收促振兴
扶贫必扶智,省联社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帮扶,始终把扶人育人作为开展帮扶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经过脱贫攻坚三年来的努力,帮扶村因学致贫的情况明显缓解。
2021年,省联社继续落实“保学控辍”教育帮扶措施,对帮扶村各阶段建档立卡在校生,按照义务教育300元、高中专生2000元、大专生3000元、本科生5000元的标准,每人每年进行一次性奖补,并将“三类户”纳入帮扶范围,共为5个帮扶村39名资助学生发放助学资金5.25万元。
通过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解决了孩子们经济和生活上的困难,让孩子们看到了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和盼头,从根本上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的发生。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省联社在“过渡期”内,坚持消费帮扶不动摇,继续采购宕昌县特色农产品,促进宕昌县特色产业发展。2021年,省联社为职工购置价值30万元的消费扶贫产品,其中购买帮扶村群众花椒1200斤,总计价值6万元。驻村工作队帮助群众销售土蜂蜜、土鸡和花椒,共计价值2.63万元。
在新阶段,省联社不断创新帮扶方式,开展“甘味·年货节”专场直播活动,利用直播带货,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19种农副土特产品进入甘肃农信“甘味·年货节”专场直播序列。
通过以上实际行动的开展,在助推我省优质特色农副产品走出甘肃的同时,也帮助了帮扶村群众增收致富,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下一步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发挥主业优势 全力巩固脱贫成果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始。
这一年,省联社发挥主业优势,把帮助农户获得小额扶贫贷款,发展产业增收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加大对帮扶村群众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021年底,共协调宕昌县联社向五个帮扶村农户投放信贷资金302万元。
随着信贷资金的不断投放,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户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加快了农户产业致富的步伐,也充分发挥了金融资金在过渡期内的“输血”和“造血”作用,使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更加地巩固。
实现乡村振兴,开展人才技能培训必不可少。在“过渡期”内,省联社积极筹划帮扶乡的人才技能培训工作。主动为新寨乡捐赠24台电脑、2台打印机,提升帮扶乡的信息化硬件水平。同时组织帮扶干部组建技术培训小组,开展计算机操作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对新寨乡所有行政村村干部的培训,提升了他们计算机操作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日常的办公效率,为补齐帮扶村技术短板,丰富村干部业务知识,提升村干部业务能力和党建工作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后,省联社将继续严格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分类施策解决实际困难,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主动谋划产业发展致富路,助推帮扶村花椒产业发展,落实无刺花椒种植帮扶计划。继续做好消费扶贫,加大帮扶村农产品消费扶贫力度,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户实际收入。继续提供信贷支持,紧紧围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记者 苏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