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正文

烈火烹油的公募定增:成本合计超180亿元 同比增长6.57倍

时间: 2020-09-14 10:03:48 来源: 北京商报

在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以下简称“定增”)预案发布如火如荼的同时,公募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也在踊跃参与。9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累计近380只基金参与了90家上市公司的定增,成本合计超180亿元,同比增长6.57倍。在业内人士看来,向上的市场行情叠加年初再融资新规的下发,使得过往参与定增的风险有所下降,预期收益提升,从而激发了公募基金的积极性。放眼未来,这一趋势或仍将持续。

9月12日,博时基金发布公告显示,旗下博时主题行业混合以及博时成长优选两年封闭混合参加了北京君正的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认购,认购数量分别达到60.61万股和48.48万股,总成本约为5000万元和4000万元,占到基金资产净值的0.55%和2.53%,限售期均为6个月。

而除了博时基金参与北京君正的定增外,9月以来,兴证全球基金、前海开源基金、创金合信等10家基金公司也先后参与了惠云钛业、奕瑞科技、爱克股份等13只个股的定向增发。相较之下,2019年9月全月,则仅有易方达基金和中银基金2家参与了弘信电子的定增。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一年前后定增市场对公募基金的吸引程度如何,一比便知。

事实上,上述情况还仅是今年公募基金积极参与定增的一个缩影。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3日,累计375只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参与了90家上市公司的定增,累计达到180.92亿元。而2019年同期则仅有86只基金参与了13家上市公司定增,合计23.91亿元。也就是说,年内公募参与定增金额同比增长达6.57倍。

当然,公募基金积极参与定增背后,也与上市公司密集通过定增方式募资不无关系。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3日,按照发行日期和预案公告日计算,年内已有178家上市公司完成了定增,更有401家的定增预案已获股东大会通过,即平均每天有0.7家公司完成定增,1.6家公司预案获通过。

在业内人士看来,年初发布的再融资制度的政策调整,让定增这类资产从过去两年受冷遇的处境,重新变成有投资吸引力的资产。而且从新规细则来看,投资锁定期、发行定价等方面的要求,也使得投资不确定性显著降低。

九泰基金定增投资中心总经理刘开运表示,近年来,定向增发由于发行条件低、审核流程快,已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但2017年之后,受制于彼时的“定增新规”与“减持新规”,定增融资家数及规模出现大幅降低。而融资环境的不断恶化,对上市公司项目融资与并购重组形成实质障碍,对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形成制约。

但随着今年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部分条款调整涉及的相关规则(以下简称“再融资新规”)的下发,发行折价率的变化使得定增投资可以获得的安全边际空间明显增加。同时,定增锁定期减半,以及不再对定增股份的减持做出额外限制,也显著降低定增股份持有期面临不确定性,增加定增投资选择空间,定增投资基金的资金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据了解,今年2月,证监会发布再融资新规,从精简发行条件,拓宽创业板再融资服务覆盖面;优化非公开制度安排,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适当延长批文有效期,方便上市公司选择发行窗口等方面进行部分条款调整。

而再融资新规落地之时,就有业内人士坦言,相关条例有望提高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增(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积极性,当下就公募基金参与定增的频率而言,确实如此。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今年在结构性行情叠加再融资新规下发的多项利好背景下,公募基金参与定增的风险明显降低,且预期收益有所提升,激发了部分基金参与相应看好的个股定增的积极性。在未来市场有望进一步向好,以及新规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这一趋势也有望延续。

刘开运则表示,当前定增投资存在三大契机。首先是政策性红利期,定增政策调整,资金供需仍存在矛盾,提供了较高折价投资上市公司定增股份的机会;其次是中小盘指数估值处于相对低位,估值优势明显;此外,当前成长性行业的景气度较高,且成长风格有望继续占优,而再融资政策也将成为成长风格占优的催化剂。

关键词: 公募定增 180亿元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