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正文

形势依然严峻 保就业民生还有硬仗要打

时间: 2020-07-30 10:51:53 来源: 北京商报

毕业季,就业季。

847万待就业人口,形势严峻,不容乐观。连日来,从中央到地方,支持就业政策密集发布,例如北京开拓的6.64万个政策性岗位,再如国家税务总局刚刚推出的新招,调整新入职员工个税预扣,帮助刚就业的毕业生“省钱”。

稳住就业还有硬仗要打,7、8月是关键的槛。6月末全国调查失业率为5.7%,环比收窄。但重点群体就业压力大。新毕业大学生调查失业率进一步扩大到19.3%,创同期新高。同时,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同比减少496万人。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解决不好,保就业就可能成为空谈。

因此,就业政策需要更加精准,有的放矢。

从现有政策逻辑看,保就业主要从两方面发力。一是保住存量,注重稳企稳岗。无论是社保减免、吸纳就业补贴,还是信贷支持,无外乎纾困市场主体,让企业活下去,减少裁员。二是挖掘增量,多元化就业。这其中,既包括研究生扩招、参军入伍和政府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增加招聘力度,也包括“互联网+就业”“共享用工”等新模式。

这一逻辑还将延续并且具体细化。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让政策传导更流畅,让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这是值得思考的。

例如,在保市场主体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提到要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支持力度,目的就在于吸纳更多就业。在7月28日召开的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生活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吸纳农民工就业多的给予更大政策激励”。

经济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而安居乐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另一方面,从经济循环的视角看,所有生产都需要通过最终消费来吸收,决定最终消费的是居民收入。居民收入上不去,内需就很难上去,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就会不足。

上半年,在政策协同之下,国民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供给侧复苏明显好于需求侧。只不过,产业链供应链的修复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国内大循环是主体。接下来,在特别抗疫国债、新增地方专项债等一批资金支持下,投资向好在预期之内。而这些资金如何从修复产业链转向增加居民收入,还需要更精准更顺畅的传导机制。

说到底,让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是发展的根本目标。就业是居民收入的保障,在就业之外,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善,也不失为长远之策。此次调整新入职员工预扣税款,是政策灵活应变的体现。循着这条路子,或许还有更多的政策工具可以期待。

这些带着“暖意”的政策多一些,未来的确定性就多一分。

关键词: 保就业民生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