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据明发集团2019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合同销售113.1亿元,同比下降约30.8%;综合收入约为126.61亿元,较2018年增长8.8%;年度利润由2018年的12.891亿元减少11.9%至11.359亿元。
何时复牌未有时间表,明发集团(00846.HK)又迎新挑战。
日前,明发集团宣布,其已在日前完成发行1.76亿美元债券。据悉,该债券本金额1.76亿美元,年利率22%,期限为2020年12月5日到期。
根据条款,若明发不能按时偿还债务,该债券将按22%年利率加上按年利率10%,上浮至32%。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2019年2月,当代置业曾发行一笔2亿美元绿色优先票据,利率为15.5%,创下当时亚洲公开债券发行票面利率新高。明发集团再次刷新纪录。
6月12日,汇生国际融资总裁黄立冲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明发之前,市场上也有企业发行过类似高息债券,但都不是公开发行,明发是已披露的企业中,发债利率比较高的。
“中小企业如果融不到钱,就可能现金流断裂,但如果资金成本过高,则不仅损失利润,甚至可能导致巨亏。”6月13日,一家千亿房企高管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高息举债背后,反映出投资者对于明发集团再融资和流动性风险的担忧。
2016年4月1日,因财务数据真实性存疑,明发被香港证监会责令停牌。6天后,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宣布,因明发再融资风险上升,将其评级下调至“CCC+”(如果商业、金融、经济条件恶化,发债人可能会违约);因财务报告问题评级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
截至目前,明发集团的复牌工作仍未见实质性进展。时代周报记者多次致电明发集团董秘及投资者关系部,询问复牌计划及如何解决资金难题,均未得到回复。
仍等港交所表态
明发停牌事件,要从2016年开始讲起。
2016年3月17日,普华永道(明发集团前核数师)告知明发集团,因其未能对明发若干股权转让、销售交易以及多项与其他公司具资金流动性质的事宜,取得足够且适当的审核凭证,故对公司2015年财务报表“不发表意见”。
一位行业分析师曾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会计事务所一旦对财报不发表意见,说明该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性难以得到保障。
普华永道的举动,立刻引发香港联交所(下称“港交所”)的关注。港交所责令明发集团自2016年4月1日起停牌,并给出四个复牌条件:对前核数师提出的事宜进行调查并披露调查结果;处理2015年财报中的审核保留意见;将所有重大资料告知市场;刊发所有尚未发布财务业绩。
2019年4月15日,在前述四个复牌条件上,港交所又给明发增加了三个复牌指引。包括显示设有充分的内部监控及程序,以遵守上市规则;显示对管理层及相关具有影响力的人士在诚信上的监管;显示所有董事均符合胜任上市发行人董事的标准。
停牌后,明发一直为复牌工作而奔波。2019年7月2日,明发刊发2016―2018年度业绩报告;7月15日,明发宣布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7月26日,明发刊发2016―2018年三年的中期业绩报告;今年4月,明发集团董事会主席黄焕明辞去职务,由林家礼代替。据媒体报道,黄焕明辞任与明发复牌有很大关系,说明公司为了复牌下了很大决心。
截至目前,明发集团复牌事宜仍在等待港交所的表态。
“今年可能因为疫情的原因,香港证监会在对企业复牌或退市的要求方面有所放松,不然明发早就退市了。”黄立冲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因此明发需要通过发债来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为复牌做最后努力。
偿债压力较大
复牌事宜尚未明朗,而明发当下经营情况也并不乐观。
5月4日,明发集团发布公告称,今年1月至3月31日,集团录得未经审核合同销售约14.9亿元,较2019年同期(约21.0亿元)下降约29.0%。
另据明发集团2019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合同销售113.1亿元,同比下降约30.8%;综合收入约为126.61亿元,较2018年增长8.8%;年度利润由2018年的12.891亿元减少11.9%至11.359亿元。
明发解释称,利润减少主要是由于实际税率由2018年的49.9%增长至2019年的57.9%所致。
“会计师每年要对公司财务账潜在要交的税进行一个预测,而这个预测的数字对公司而言是个成本。”6月15日,一位地产行业分析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当成本增加时,利润自然就减少。
截至2019年年末,明发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人民币34.88亿元,应于1年内及1年后偿还的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分别为64.92亿元和5.604亿元,现金不足以覆盖短期债务,偿债压力较大。
与此同时,明发集团现有土地储备也略显不足。
截至2019年底,该公司应占土地储备减少4.9%至约2130万平方米,其中位于一线城市的土地储备仅占1.2%,位于安徽和江苏的土地储备分别高达36.8%、24.6%,土地布局亟待优化。
明发集团在年报中表示,考虑到2020年经济的不确定性,集团将优先发展现有土地储备,并在补充地块上更为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