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 正文

维远股份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 2023-08-26 07:29:18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维远股份(600955)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主要从事苯酚、丙酮、异丙醇、双酚A、聚碳酸酯、聚碳酸酯改性合金、碳酸二甲酯、氮气、氧气、仪表风、液氧、液氮、液氩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分属酚酮相关产品、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品和气体相关产品,其中:


(资料图片)

(一)酚酮相关产品

苯酚:2023上半年,苯酚市场整体呈现弱势走低后的低位震荡行情,主要受到国内供给增加以及需求复苏偏弱等因素的影响,供需压力升级,但刚性需求仍然存在,总体需求仍呈现增长态势。下半年,国内苯酚行业供需结构性调整仍将继续,苯酚需求量将继续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丙酮:上半年国内丙酮市场先涨后跌的趋势,今年上半年,双酚A、MMA、MIBK等行业均有扩能,对丙酮的需求量将有所提升,但受制成本转嫁及需求偏弱的拖累,维持较低的利润空间,下半年,随着下游扩能需求释放,预计丙酮市场会逐步调整复苏。

双酚A:2023年上半年,双酚A市场震荡盘整,成本端回落以及供强需弱的基本面对市场形成震荡。国际原油走高有望对化工品成本端起到支撑作用,双酚A供需面多因素交织,在国内需求“场景复苏”向“内生驱动”的过度期间,市场对国内政策加码的预期正在升温,双酚A需求大概率将在目前基础上有所改善。

(二)新能源新材料相关

聚碳酸酯:2023年上半年,聚碳酸酯相关产品整体运行平稳。2023年中国PC产能增速下降,市场消费增幅相对温和。公司也在进行多元化发展,差异化供应市场,在聚碳酸酯改性产品开发上,已量产十个通用、阻燃、高黑亮PC/ABS合金新产品,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国际领先企业同类产品;在研的十二个光扩散、耐低温、耐化学性等系列改性产品正在进行应用评估或试验开发。公司已量产的PC/ABS合金新产品,产品性能达到市场高端产品水平,现已实现工业转化,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内饰、手机外壳、高端头盔、机顶盒、投影仪、通信设备等领域。同时,未来智能化生活、新能源汽车以及医疗行业等行业仍有较高的增幅预期,PC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速率将逐步加快。

碳酸二甲酯:2023年上半年,碳酸二甲酯市场走势平稳为主,下游终端需求持续弱势,需求恢复不及预期,且下游及终端工厂多存观望情绪,谨慎采购为主,需求难有明显放量。不过未来随着新能源时的来临,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全球理电池需求量大幅增加,伴随着的电解液需求量也在持续攀升。碳酸二甲酯作为电解液溶剂,今后将会跟随理电池行业快速发展而加速增长,因此碳酸二甲酯市场前景广阔。

(三)气体相关产品

气体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氮气、氧气、仪表风、液氧、液氮、液氩等,气体行业的下游主要为电子、食品、医疗、新能源、化工、钢铁等,下游应用广泛,随着产业不断调整,未来电子、氢能源、食品、医疗等行业的气体需求市场空间广阔,气体需求将持续平稳增长。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3年上半年,公司致力于不断完善和实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工程,着力打造新材料、新能源两大高端特色产业体系。公司丙烷脱氢、环氧丙烷、电解液溶剂等装置建设顺利进行,将逐步打造起“丙烷-丙烯-环氧丙烷-电解液溶剂”新能源产业链,构筑起“特色突出、链条完备、品牌集聚、国内一流”产业格局。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形势难以预测,依然充满着更大的考验与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世界变局加快演变,俄乌冲突持续胶着,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从国内看,市场需求疲软,产业链产能供应紊乱,大宗物品价格持续震荡,我们将面临着多重压力的挑战与考验。困难虽大、希望更大,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我国宏观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逐步实施,国内大循环带来了优质的市场增量,公司全产业链优势愈发凸显,这都将为企业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持。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各种风险挑战,公司将继续按照“内强外化、转调并重,瞄准高端、领先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和“压低库存、快速周转,倒推成本、有效运营,在建项目、按期投产,加大投入、转型升级”的工作策略,牢牢坚持深耕主业、细作管理、自主研发、创新驱动,实现各项工作的稳健推进。

按照《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7年版)》(以下简称“《名录》”)要求,公司的苯酚、丙烯产品属《名录》中的“高环境风险”产品。为积极响应国家绿色环保专项号召,打造绿色环保和绿色循环化工产业,2022年度,公司苯酚产品最大外售生产能力为33.6万吨,苯酚产品实际对外销售29.56万吨,相比降低12.03%,2023年1-6月,苯酚实际对外销售12.77万吨,相比半年度降低23.99%。截至本报告日,丙烯产品生产装置尚未投产,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无丙烯产品对外销售,公司丙烷脱氢装置投产后,为保障公司利益,丙烯产品存在短期的对外销售。

三、风险因素

(一)安全生产风险

化学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公司已按规定取得了相关业务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按照行业标准及实际生产运营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生产装置的检查及维修,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亦未受到安全相关的任何行政处罚。

(二)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产品在生产、技术、资金及环保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进入壁垒,但未来仍将面临新进入市场者以及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公司产品价格可能受到供需结构变化的影响而下降,进而影响公司的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高效的产业链优势

公司按照“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品结构,以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为发展方向,坚持“成为价值链中高附加值创造者和价值链顶端整合者”的发展目标,加快高精尖项目的建设与开发,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在现有“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产业链基础上,于2023年1月建成投产10万吨/年高纯碳酸二甲酯(DMC)项目,同时公司正在打造起“丙烷脱氢-环氧丙烷-电解液溶剂”特色产业链,将形成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模式,构筑起“特色突出、链条完备、品牌集聚、国内一流”产业格局。

完善互补的产业链保障了生产各环节原材料的稳定供给,减少了对外部供应原材料的依赖,降低了外购的物流成本和外部原材料价格波动对生产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生产过程中各中间产品被充分利用和转化,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増强了公司综合竞争实力。

2、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社会影响力及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是公司发展战略的核心。为持续提高公司的生产工艺水平及产品质量,公司加大自主开发力度,健全创新机制,不断增大研发投入,保证了公司的主导产品、生产工艺和技术保持在业内较高水平,同时不断完善研发项目及知识产权专利申报的管理体系、奖励制度等;充分发挥新材料研发中心的作用,加大与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在高精尖领域的合作,着力打造以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为主体的高端产业链,坚持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加大自主创新研发平台建设等。

3、行业发展优势

公司各装置均采用国际领先的工艺技术,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环保能耗均达到了同类装置国际领先水平,走出了一条“技术领先、短流程工艺、清洁生产、本质安全、有机化工新材料高端化”的发展之路。凭借良好的自身发展优势,获得了山东省高端化工领域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奖励、山东省节水型企业、2023山东化工发展潜力指数TOP50企业及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等荣誉。

4、管理优势

公司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一是加强安全管理,公司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完善双重预防体系及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同时加强安全培训力度,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二是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公司立足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严把质量关,不断提升质量计量管理水平等;三是做好技术创新管理,利用现有研发平台,加强研发项目建设,促进成果转化,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持续加强与高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公司的研发水平等。

关键词: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