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正文

情绪买卖”成为新兴市场,年轻人寻求“陪伴感”和“氛围感|产业链情报站

时间: 2023-08-21 17:08:29 来源: 自选股写手


(相关资料图)

年轻人热衷于网络“情绪买卖”,能否缓解精神内耗?

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情绪产品,比如“云监工”、“转运锦鲤”、“晚安短信”等等,让年轻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购买“情绪”。这些看似“无厘头”的情绪产品,却在网络平台上有着不低的交易量,不少店铺甚至月销量上千。

看点1:“情绪买卖”市场难以捉摸

“敢买”和“敢卖”的“情绪”市场和情绪本身一样,让人难以捉摸。这种新兴的“情绪买卖”市场,能够满足年轻人的多元需求,提供陪伴、缓解焦虑、提供积极心理暗示等服务。

看点2:虚拟商品成为年轻人“搞副业”的新门路

这些情绪产品除了简单易上手的操作门槛,更多的是为年轻人寻求“陪伴感”和“氛围感”。例如,学习监督员、虚拟自习室等服务,以及交流打卡群等,都是为了提供陪伴学习服务,加强线上学习的效果。这样的虚拟商品,恰好迎合了年轻人的不同情绪需求,成为年轻人“搞副业”的新门路。

看点3:市场有待规范

然而,目前网购“情绪”尚属新现象,市场有待规范。咨询师、占星师、疗愈师等的专业水准如何鉴定?产品的实际效果如何衡量?服务过程遇到纠纷怎么维权?诸多现实问题都还没有妥贴的答案。因此,在购买情绪产品时,需要保持包容审慎的态度。

总的来说,在“压力山大”的时候,倘若不小心陷入了情绪沼泽,不妨对所谓“情绪”产品保留一种包容审慎的态度。我们要做的是,深呼吸,为生活这场漫长的旅行,留一片心灵的栖居地。


关键词: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