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潘福达 鹿杨 和冠欣 实习生 陈梓敏
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于7月4日至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今天上午,记者提前探营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特色活动之精品主题展展区。
(资料图)
这场精品主题展以“数字创变、智展未来——数字经济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遴选展示国内外数字经济产业的重要成果,重点打造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安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专题展区,描绘了数字世界未来场景,观众可体验数字技术在政府服务、社会发展、企业生产、群众生活等方面的前沿场景,领略数字技术的无穷魅力。
人工智能应用各显神通
如今,要是有谁在科创圈里提起人工智能,AI大模型一定是绕不开的最热话题。在本届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精品主题展的人工智能展区,多款国产AI大模型成为炙手可热的“新星”,引得众多观众前来体验。
“帮我生成一个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和科技发展的短视频拍摄脚本。”当市民王女士将一连串需求输入对话框,不到5秒钟,她眼前的AI大模型就生成出了一份符合要求的文本,王女士仔细端详了一番后,笑着说:“AI可真聪明!”
除了可以生成文本的AI大模型外,能够生成画面的大模型也受到关注。展区另一侧,一台显示器正在向观众展示如何通过一句话描述自动生成3D画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模型能够广泛应用于数字城市的场景重建、仿真环境构建,以及元宇宙中虚拟形象、虚拟环境的构建等。
另外,在视频制作场景中,该模型还能根据给定的文本描述自动替换视频中的部分画面元素。记者在现场的显示屏上看到,如果输入“夜幕下的一栋木屋”,原视频就能由白天变为黑夜;如果输入“一个女人的背影,日漫风格”,原视频的写实景象就会转化为漫画观感。工作人员介绍,物体颜色、人物着装、面容妆发、环境季节等都能根据描述被轻松改变,这一能力将给传统影视频制作产业链带来效率和模式上的巨大变革。
观众尝鲜数字经济应用新场景
在展会现场,各企业纷纷带来数字经济应用新场景,引来观众竞相尝鲜。
“这下体育课可没法‘摸鱼’了!”两三位观众在联通智慧体育课体验区域感慨。一旁的讲解员右手佩戴一条心率监测手环,左手的平板实时显示全班60位学生的手环数据,红色是警戒,绿色是正常,蓝色则是活动不达标。
以往患者看病需要带上厚厚一沓塑料胶片,现如今打开微信小程序就能查看“云胶片”,能随时调阅影像,还能实现可控分享,保护隐私——在另一侧的中国电信展台,智慧医疗影像吸引观众前来咨询。
京东展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协同平台展示了多个应用场景。据介绍,常州5G+AI工业制造云平台一方面通过对消费端大数据建模分析,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聚合云端,再将订单聚集在平台上,统一下发给工厂,另一方面通过拆解产能,把产品拆分为各个零部件,之后通过生产工艺标签匹配,找到本地以及省外等地区的生产力,帮助企业用尽、用足剩余产能。
美团携旗下无人机、自动配送车、智能配送站等众多业务亮相,截至5月31日,自动配送车服务在顺义已拓展到近100个社区,同时在国内多所高校开展配送业务。
为数字经济夯实安全基座
围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部署,本市面向重点领域和关键基础设施开展核心技术集中攻关、超前部署,推动数字安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护航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精品主题展上,数字安全领域的多家参展商带来了“拳头”产品,操作系统、芯片、数据库、中间件、 整机、外设、应用软件、安全等关键技术集中展示。
在位于数字安全展区的奇安信展位,一场汽车仿真平台漏洞攻防演示吸引观众驻足观看。体验观众坐在驾驶舱,面前的三块大屏幕实时模拟现实路况。警报声响起,黑客在后台展开攻击,车辆油门刹车瞬间失控。在紧急情况下,车联网安全防护系统收到告警信息,对非法流量和异常接入设备进行阻断和控制,并且标记该设备,防止异常流量或设备的再次入侵,恢复车辆正常行驶行为。
在展会现场,观众还能体会云视频会议新场景。在互动区,大屏幕随时切换多块分屏,屏幕上各个场景甚至无人机的音视频信号都可同步流畅接入,观众能和各会场工作人员随时交流,对话的中英文字幕还会实时显示,一旁展示的多款保密会议终端同样成为人气展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