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酷董事局> 正文

【世界播资讯】郑州市长公开喊话特斯拉,太秀了!

时间: 2023-07-01 14:23:20 来源: 互联网

我是老徐。


(相关资料图)

郑州这几天有个操作,太牛了,我都忍不住上来写几句想夸他们那种。

前两天,郑州市长会见了特斯拉北区的总经理,当面对他们老总说希望特斯拉加大在郑州的投资。

一个市长直接向企业老总喊话,尤其是特斯拉这样的外企显然是比较罕见。

毕竟国内舆论情况大家都懂,有些低龄网友动不动就给你扣个帽子。

特斯拉很牛吗?

为什么市长要这样去「巴结」他们,更何况只是一个北区的总经理,都不是大中华区的老总,更不是老板马斯克。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即便郑州市长亲自出动,其实作用也不大。

因为特斯拉这种全球外企都是统一行动,像之前的第二工厂,也是说了一堆又一堆,结果还是得大老板拍板。

也就是说,郑州市长这一举措其实没啥用。

但老徐还是认为此事太值得宣传了,尤其,这是在郑州,不是广东这种沿海改革开放阵地。

市长这一做法,无论最后有没有成果,其意义已经非常巨大,也是向外界传递出来一个强烈的信号:郑州的领导层,是真心实意要搞经济的。

老徐在分析这一举动时,我总结是郑州太懂得产业链的重要性了。

当年,郭台铭带着富士康想在内陆寻找其他城市替代深圳,那会郑州的领导班子就非常有魄力。

在税收、土地、政策等都给足了诚意。

他们博一旦富士康落户郑州,这不单单是一家公司所带来的经济效应,更是能完成产业集群的成果。

实践证明,他们对了。

2016年郑州市商务局统计显示,富士康旗下企业就占全市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98.0%;其中出口88.8亿美元,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的97.1%。

当年,只靠富士康一家,郑州市的进出口贸易额就牢牢占据中部第一的位置。

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郑州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消费电子产业链,直接带着河南弯道超车。

这就是产业多元化公司的好处。

但是,消费电子确实在没落。

这一点有在老徐星球都知道,我从去年就开始提醒,这个板块要谨慎,因为现在大环境不好,大家对换手机的欲望一定会下降。

苹果也开始卖不动了。

另外一边,过度绑定富士康后,郑州也面临产业单一的被动局面。

一旦富士康搬走,郑州定会陷入新的困境。

此外还有一点。

其实郑州是有汽车产业的,包括上汽等都在郑州有工厂,相关产业规模是千亿级别。

但这也是最尴尬的地方,这些都是传统车企为主,而现在趋势是新能源汽车。

再不升级,郑州就要被其他城市追上了。

如何破局,显然成为了郑州这届领导班子头疼的事情。

特斯拉,就是郑州看到的一道光。

为什么呢?因为特斯拉落户哪里,那个城市就能带来很大的经济效应。

以上海为案例,2022年上海特斯拉总产值为1839亿元,这个级别对上海来说也许是锦上添花,但对于郑州这样的城市来说那可就是金矿!

大金矿!

这还只是特斯拉一家车企,还不算他们带动的产业集群,这才是国家引入其的根本。

唯有鲶鱼效应,才能带动产业升级,才能把让产业升级,把中国低端制造改成中国智造。

好处,比我们能想到的多得多了。

这一点郑州领导层看得非常清楚,所以几乎都是抓住机会就往上靠,连特斯拉北区总经理这样的咖位也不放过。

很敬业,也非常值得夸。

当然以老徐对特斯拉的研究,我认为作用可能有限,但没事。

郑州此举给外界传递出积极对外开放的信号已经足够了,这一点也跟目前国家的大方针是一致的。

最重要的是,郑州人民乃至河南人民看到这样努力的政府班子,确实会更加心安了。

目前,全球经济衰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连华尔街都在不断裁员,国内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前几天统计局公布的青年失业率也确实新高了。

眼下的难题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的,这不是某个城市某个国家特有的,不怕难题,就怕遇到难题不解决反而躺平。

尤其是政府班子。

广东在开年就喊出高质量发展,直接抢跑其他城市,目前也是如火如荼进行着,而郑州这样的内陆城市也没有灰心,不断在寻找新的机会。

有这样的开头,郑州的未来绝不会只限于一个富士康。

老徐深信,即便特斯拉没有合作,以后还有更多的「特斯拉们」。

因为当城市领导班子肯身先士卒抢跑时,拉动经济发展只是时间的问题。

郑州这一波,确实赢了!

关键词: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