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利物浦大学理学院学术副院长杨莉教授来西浦任教超过十年了。回忆自己读本科时的经历,她深切体会到: “处于知识更新加速、新知识不断涌现的时代,大学储备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但是学生在大学里培养的学习能力,把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贯穿起来的能力,让你将来遇到新问题时,能够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探索未知。我觉得这是本科教学最应该注重的。”
在智能工程学院的Thomas Selig博士看来,教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是他乐在其中。 “我所教授的学科每天都在不断发展,我很高兴每天都在学习新事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同样地,我不希望来上课的学生仅仅是为了拿一个学位,我希望他们真正喜欢某个专业、某节课。学习可以是快乐的,而且应该是快乐的。”
影视艺术学院的刘芳老师带领学生团队屡获艺术设计类大奖。学生唐钰说,刘老师身上有种“开放包容”的态度, “面对我们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她鼓励我们自由探索,但当我们偏离航道时又会拉我们一把。”
在课堂上,刘老师也努力创造一个开放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观点。 “就像‘1+1=2’是我们一直理解并遵从的结果,但如果有学生告诉我‘1+1=3’,我也欢迎他给出充足的理由来证明自己。”她说。
图为刘芳老师与SURF(夏季本科生研究项目)团队合影
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来聆听三位老师的故事。
本科生做科研,门槛有多高?
杨莉教授(下图)是英国物理学会的特许物理学家、英国高等教育学会会士,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和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英文专著五部(均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作为项目负责人已完成六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结题。
杨莉教授所带领的课题组,研究方向是个涉及化学、物理学、电子学、材料学的交叉学科。
“本科生做科研,压力有点大,跨学科的门槛要求是挺高的。”她说, “但是,哪怕刚进组的时候啥也不懂,只要肯学、肯干,都能得到很大的锻炼。”
西浦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叶婧瑶,在哥本哈根大学完成硕士学业后,现在厦门大学读博。
“跟着杨老师做毕业课题前,我完全是个科研小白。前期比较艰难地学习实验,得不到理想的结果,会很焦虑。杨老师经常找我单独聊,让我明白,原来科研道路中不顺利是常态,我需要放平心态、慢慢积累。”
“我当时学到的电化学刻蚀、扫描隧道显微镜操作等技术,在我读博之后意外地又帮助了我很多。”叶婧瑶说。
多年来,杨莉教授已形成一整套带领本科生做科研、培养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本科生进入课题组,她首先会给他们一个大的研究方向,并安排组内的硕博士研究生给他们一些培训指导。
“然后我会定期和每个学生一对一开会。本科生毕竟基础要弱一些,我会多了解他们的工作进度、遇到的问题,给他们建议。
“在每周的组会上,通过和师兄师姐们的思想碰撞,他们也能收获很多。”
图为杨莉教授指导博士生
前不久,厦门大学的教授向杨教授反馈,称赞西浦化学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具有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
“杨老师是带我走上科研道路的启蒙老师。直到现在,我感觉我是真正享受科研的,这一点令我很自豪。”叶婧瑶说。
学习痛苦怎么办?兴趣触发动力
Thomas Selig博士(下图)是智能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的一位法国籍学者,西浦计算机科学硕士专业负责人。
在他教授的编程专业课上,每当有学生对自己的编程思路不确定,问: “这么做行得通吗?”Selig博士通常给出的答案是: “你尝试一下,看看它是否成功。”
“试错的过程对学习必不可少。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关键是,老师并不提供所有答案。
“独立学习的能力对学生很重要,他们需要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而不是被填鸭式地灌输所有知识。”
在这门课上,Selig博士曾遇到一个不喜欢编程的学生,成绩不理想,自信受打击。
“我明白他在学习上的痛苦,但我要设法扭转这个状况。
“事实上,编程是很有趣的。我要让他知道,只有当你感受到这门课的乐趣所在、意识到编程的重要性,你才能学好它。”
Selig博士怀着热情教授这门课。每周,他都会鼓励这位同学积极上课、遇到困难及时与老师沟通。当学生开始尝试给老师发邮件时,他立刻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第一封、第二封、第三封……在与老师的互动与探讨中,学生的内心兴趣被一点点触发。
“他一学期给我发了大量与编程相关的邮件,课堂上也踊跃提出问题,我都一一解答。”Selig博士说。
学期结束,这名同学顺利“通关”了这门课。
课堂之外:去创作、去实践,自由不设限
在影视艺术学院助理教授刘芳老师看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新型复合型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跨学科性,学生的学习也绝不仅限于课堂。
刘芳老师(下图)拥有在国内外设计行业的丰富实战经历,曾开创设计工作室,担任跨国公司的设计总监。她带领一届又一届西浦学生参加国家级、省市级和校内各项比赛,频频捧回奖杯。
刘老师的带教思路是“不设限”。“我希望学生自主创作、不受限制。这样做,往往学生会带给你惊喜,甚至比你想象的更好。”
大四学生唐钰是装置艺术作品《DKL-0919》的主创人员之一。她说,刘老师提供了一双“旁观者”的眼睛,在作品的不同阶段,总能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有见地的修改意见,小到装置组成部分的疏密,大到装置艺术氛围的呈现。
“当我们遇到瓶颈和审美疲劳,刘老师会耐心听完我们的汇报,肯定我们的付出,给予我们信心。”唐钰说。
左四为唐钰
不负期待,作品《DKL-0919》获得了MEGA国际创意媒体盛典“最佳装置奖”。
刘老师认为,参赛获奖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参与的过程。
“学生不断优化、打磨作品,这和课堂学习很不一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能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积累参赛经历、获得行业的认可,也会让学生更加自信,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创作,在申研时也会更有优势。”刘老师说。(记者:陶韵吉 石露芸 摄影:陈艺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