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持续三年的疫情防控,彰显了“方舱医院”的作用和价值,而就在人们逐渐淡忘的时候,佳木斯却凭借一块方舱医院建设项目批前公示板,再次让已经走出疫情阴影的公众议论纷纷。
公示板信息显示,佳木斯前进区要建设一座方舱医院,用地面积6388平方米,该项目的用地性质为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用地,批前公示的时间为8月1日至9日,佳木斯市住建局则为该项目建设单位。
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媒体曝光以后,却引起了广泛关注,原因很简单,疫情已经结束,方舱医院根本没有建设的必要。面对质疑,佳木斯规划局给出的解释是项目申请资金时,用的是“方舱医院”的名义,疫情期间国家给予专项资金,如今没有花完,因此会用来实际规划建设文旅、宾馆类项目。
面对如此敷衍了事的回应,公众并没有认可,面对持续发酵的舆情,佳木斯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综合工作办公室又给出了进一步回应,表示该处要建的是一个急救和培训中心,用于平时开展急救指挥调度、急救知识科普等工作,遇到突发自然灾害等情况时,可作为统一调度指挥使用。
前后两次回应,表面来看貌似没有问题,但于情于理于法却都说不过去,原因很简单,既然是专项资金,就应该用到相对应的项目上,既然疫情已经结束,没有了建设方舱医院的必要,那么相关资金就应该原路返回国家相关机构,遗憾的是佳木斯方面并没有按照正常流程操作。
在第二次回复中,佳木斯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言外之意是项目的建设,是用来提升佳木斯医疗服务水平,但即便如此,也跟国家当初批复的初衷不符。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通常来说是地方自行解决,而佳木斯却移花接木,将给予的疫情防控专项资金,用作属地项目的建设。
媒体调查显示,佳木斯市发改委,已经对涉事项目提交的变更可行性研究报告作出了批复,只不过在黑龙江省公共交易资源网上的公开信息中,项目名称并没有改变,依然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方舱医院建设项目(一期)”。
综合各方面信息来看,无论该方舱医院项目如何运作,都缺乏基本的程序正义和法律支持。当然,佳木斯相关部门给出的解释,说明在具体工作中也发现了不妥之处,只不过所采取的补救措施,依然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
对于此事将会如何发展,作为普通民众,我们不得而知。但基层工作中,老百姓已经形成了“不作为可憎、乱作为可怕”的认知,而佳木斯在推进的项目之所以引发争议,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在缺乏法律支持的前提下,盲目变更已经批复的专项项目类型,无疑是彻头彻尾的乱作为。
故意为之也好,无心之失也罢,佳木斯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建设项目,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接下来,背负了巨大舆论压力、每一个操作都会备受瞩目的佳木斯,将会如何作为,个人认为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在有针对性的监督之下,确保项目的变更和建设做到合情合理合法,至于谁来监督,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