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 正文

动态:安徽工业大学开展农村低收入群体帮扶工作调查研究

时间: 2022-11-18 15:40:17 来源: 安徽工业大学


【资料图】

近日,安徽工业大学汪和平教授智库团队联合马鞍山市乡村振兴局开展了马鞍山市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分配与消费调查研究,为精准制定乡村振兴政策、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决策参考。

调研团队重点关注农村低保户、特困户、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完善养老保障和儿童关爱服务,切实兜住农村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底线。根据各县区自主摸排,结合专项走访调研情况,通过资料对比,对6个县区143万农村常住人口进行了调查。围绕贫困户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对全市脱贫户进行摸排,把脱贫户划分成“先行富裕户”“一般脱贫户”“托底保障户”三类,进行分类差异化帮扶。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和消费持续稳定增长,与普通农村居民的差距逐渐缩小。农村低收入群体每年人均收入增长率都在8%以上。这意味着,脱贫攻坚以来,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和消费实现了快速并持续稳定的增长。这种增长特征使得农村低收入群体人均收入、消费与全市农村居民平均水平的差距在缩小。从农村低收入群体与一般农村居民的分项收入比率来看,两者外出务工收入的差距相对较小。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作为帮扶救助的政策手段,有效克服了农村低收入群体外出务工的信息和能力障碍,从而提高了外出务工收入水平。但在当地工资收入方面,农村低收入群体与一般农村居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意味着一般农村居民的当地工资性就业机会可能会更多一些。

调研团队还分析归纳了帮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农村低收入群体界定难以把握。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相比于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低收入群体,一些家庭的平均工资仅比基本水平稍高,没有纳入基本的保障范围;低保对象的家庭人均纯收入比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要高,却又不能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因而更易发生返贫致贫。农村弱劳动力就业潜力有限。由于身体条件、教育水平和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导致了农民工存在就业渠道少、就业意愿差等问题。农村低收入群体就业稳定性差。农村低收入劳动者由于文化程度有限,掌握就业技能少,无法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通过走访调研发现,60岁以下的城乡结合部农村低收入家庭就业率较低,部分农村普通劳动力就业意向不高,存在就业周期短、不稳定等问题。农村低收入群体老龄化严重。由于城乡发展差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迁往城市,农村剩余人口老龄化严重。根据实地调查,除去政策帮扶类收入,农村60岁以上老人的收入主要来源为养老金和低保金、特困供养金、社会救助等。农村低收入群体抵御风险能力弱。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农村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主要依靠家庭零星打工收入或者政府救助。大部分农村低收入群体由于年龄、文化、身体等原因,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差,就业相对困难,抵御风险能力弱。

根据调查结果,调研团队提出了深入推进农村低收入群体帮扶工作的对策建议。分级分类落实帮扶政策。根据农村低收入群体致困原因和发展需求,分级分类开展针对性、差别化帮扶。尤其是对边缘监测户做好精准摸底筛查工作,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逐户核准信息,逐户研判致贫风险,并建立风险台账,落实防贫监测预警保障机制,帮助补齐短板,防止新的贫困发生。针对不同类型农村低收入群体,因户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坚决防止返贫,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引导农村弱劳动力就业。针对农村低收入弱劳动力自身条件有限,就业前景不好的情况,可以帮助他们在自己的生存环境中找到工作,并以工作来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加强当地的弱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为其精准设置技术含量低、工作强度小的就业岗位,使其在保证身体机能不受损害的情况下增加工作岗位,提高工资待遇。对有意愿的企业和工厂,实行减税等优惠措施,降低用工费用。其次要增强弱劳动力的就业观念,促使弱劳动力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使他们在求职中获得应有的社会价值,鼓励为家庭发展、家乡发展做贡献。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机制。针对农村低收入群体养老问题,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建立养老助残机构,建设养老助残和未成年人保护服务设施,培育区域性养老助残服务中心。发展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型养老,支持卫生院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农村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把社区志愿者引进乡村,充分发挥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志愿者在技术上的优越性,在充实生活的基础上,提高养老品质。完善就业服务和教育帮扶体系。深入开展教育帮扶工作,健全从幼儿园至大学的各个时期的补助制度,真正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上,确保农村低收入儿童得到优质的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同时大力加强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努力改变成年人的思想观念、提高劳动致富技巧;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健全特殊人才市场,开展就业指导,举办公共性职业培训,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流通等。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及社会保障体系。要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对低收入家庭的监督管理,并实施长期动态管理。首先,要设立对低收入家庭的监督体系,对其基本情况、生产、医疗、教育、住房、社会灾难等基本数据进行全面的跟踪和监控;其次,要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构建预警系统,例如,运用“大数据”,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建立了相关的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保覆盖范围。促进开展新型经营模式。随着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优势产业为支撑,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要促进农村低收入群体的经营净收入稳步增长,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逐渐实现规模化生产,调整产业布局,推动工业发展。同时,要借助各层次扶农支农政策,发展一批具有一定技术价值和带动效应的产业和企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外出务工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