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为弘扬科学精神、传播自然资源科学知识,9月18日,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地学博物馆举行主题为“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的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活动中,国际学院吴海燕副教授、地学博物馆申岑副教授为在校留学生和中国研究生代表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
吴海燕采用专业汉语学习与实地学习、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学习“双融合”的教学方式,结合地学博物馆内云南省有色金属特色展品,介绍了我省作为“有色金属王国”所拥有的丰富矿产资源以及昆明理工大学在有色冶金领域的突出贡献,讲述了戴永年院士与真空冶金的故事,以及 “碳中和”“绿色矿山”“绿色冶金”等近年来提出的科技战略,让留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昆明理工大学在世界科研的影响力,同时激发留学生学习科技汉语的热情。
申岑向同学们介绍了地学博物馆的发展历史,详细讲解镇馆之宝——“世界岩矿标本”,包括这套标本的来源,抗战时期标本随清华大学南迁,几经辗转来到昆明的传奇经历以及标本在中国现代地质教育兴起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昆明理工大学地学博物馆,普及地学知识,了解云南特色地质资源。(摄影:陈烨伟)
责任编辑:QL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