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为推进光山花鼓戏进校园、进课堂,9月17日下午,由地方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光山花鼓戏校园传承研讨会在信阳学院艺术楼215会议室举行。副校长王志华,信阳市文广旅局艺术非遗科科长王清丰,信阳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陈晶晶,光山花鼓戏代表性传承人张秀芳、方应亮,音乐学院院长王凯歌、副院长杨辉,信阳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馆负责人陈金强及音乐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研讨会由陈金强主持。
王志华对光山花鼓戏传承团队表示欢迎与感谢,从场馆建设、课程建设、社团建设、辐射带动、展示交流、科学研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信阳学院近年来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效。他指出,信阳学院高度重视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立足信阳40余项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开展传承与研究工作。就光山花鼓戏校园传承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学校办学定位,服务地方,让光山花鼓戏在信阳学院校园生根发芽;二是音乐学院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优势,突出专业特色,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使师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光山花鼓戏校园传承工作中去;三是加强校地合作,希望光山花鼓戏团队经常到学校指导传承工作,师生要坚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考察,推进光山花鼓戏校园传承工作。
王凯歌赞赏光山花鼓戏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介绍了音乐学院基本情况,就光山花鼓戏结合专业开设课程、演唱、新剧创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非遗文化进课堂”活动,吸引更多的师生积极投入到光山花鼓戏的校园传承、课堂教学、发展与研究中来,共同做好光山花鼓戏保护与传承工作。
王清丰表示要将民间文化推进大众视野,将其从乡间田间地头唱到都市台面上,同时鼓励创新光山花鼓戏表演方式,改进演唱形式,将其“年轻化”,吸引更多青年人加入,为其注入新鲜血液。
杨辉希望有更多老师能够了解、参与光山花鼓戏的表演中,创新教学方法,把课堂与戏曲紧密相结合,师生共同努力,弘扬信阳优秀传统文化。
座谈会上音乐学院教师就花鼓戏演唱、表演、社团建设与传承人进行了交流探讨。
王志华代表学校向光山花鼓戏非遗传承人张秀芳、方应亮颁发了河南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光山花鼓戏)传习指导专家聘书。
此次研讨会的举办,迈开了信阳学院河南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光山花鼓戏)项目建设的坚实步伐,为光山花鼓戏校园传承工作奠定了基础。
信阳学院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出成果”。2019年9月建成1500平方米信阳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馆;2019年11月获批河南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20年6月被信阳市文广旅局授予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20年10月信阳学院“皮影戏进校园”入选第二届全国“非遗进校园”十大创新实践案例;2021年被河南省文旅厅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展示馆;2022年6月“光山花鼓戏”传承项目成功入选河南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传承项目等一系列成果。(编辑: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