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缓解学生因全封闭管理、长时间在宿舍而引发的负面情绪,保持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培育积极心理品质,在学院教务处的统一安排下,基础教学部组织心理健康教研室老师以线上直播的形式,面向全院师生开展了系列心理调适微讲座。
3月28日,潘小莉老师在学习通与腾讯会议平台给同学们进行了《画出疫情中的我心情》心理减压微讲座。讲座中,潘小莉以绘画和列压力清单的方式帮助同学们梳理不安和迷茫的表现形式,共同寻找疫情中合理的减压方式。她认真倾听了同学们的想法与困惑,指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学会放松,并向学生介绍了疫情中交院老师们住在封闭区陪伴、呵护着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引导学生感恩在疫情中默默奉献的医务人员、老师、辅导员及身边的同学,最后师生共唱“相信自己”及“感恩的心”,帮助学生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 10名同学进行了心情及减压绘画作品分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月31日,闫红丽老师做了《我的情绪我做主——疫情时期的情绪疏导》心理微讲座,主要讲授了疫情期间常见的压力与情绪困扰,以及解决这些情绪问题的策略方法。讲座中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导他们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接纳自己的情绪,改变认知,成为更好的自己。
4月1日,潘小莉老师为同学们带来她的第二场讲座《疫情中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培养》,她向同学们介绍了山东抗疫英雄白晓卉的感人事迹,用鲜活的案例引导学生面对疫情要改变错误认知,制定合理学习和生活计划并立刻行动,以平和的心境等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鼓励同学们积极乐观的面对疫情,不能因为疫情而虚度年华。
4月5日,潘舒老师和马兴文老师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了主题为“《寻找音乐的力量》—疫情下常见心理困扰的应对”的线上活动。活动以“暖身活动--听歌识曲”开始,充分调动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马兴文通过分享音乐,以及音乐背后的故事和同学们作了交流;同时给同学们讲授了音乐疗法的相关知识、以及音乐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最后,潘舒结合同学们疫情下的心理困扰和大家作了交流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心理困扰的应对策略。
4月6日,任静老师做了《疫情期间如何进行自我照顾》的微讲座,她结合疫情当下同学们的状态,提出即刻减压法与长效减压法两种心理调适策略,引导同学们接纳现实、关注自我,调节情绪、拥抱明天。讲座中,她还带领大家体验了蝴蝶拍以及呼吸放松法等心理放松体验活动。
4月7日下午,潘舒老师做了《疫情期间如何改善你的睡眠》的专题讲座,讲座主要针对疫情期间同学们的睡眠问题展开,通过对疫情期间同学们睡眠现状的分析、睡眠及失眠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及助眠小知识的分享,试图改善一直以来困扰着部分同学的睡眠问题。讲座内容将失眠与心理学相关知识相结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助眠小知识小技巧。
同时,心理健康教研室还通过学院官微向全校师生推送了10期大学生防疫心理微课集锦。
在系列讲座中,不仅有理论知识的讲述,还有调适方法的分享,同学们通过评论区同老师进行线上互动,交流氛围轻松愉悦。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表示收获满满,受益匪浅,近期身处抗疫状态中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经过老师的讲解,大家对自身的心理状况有了新的认识,掌握了应对不良心理的调适方法,学会用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疫情。(作者:余璐 发布人:杜书舟)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