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 正文

教育部发布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报告

时间: 2020-05-19 15:34:40 来源: 人民网-教育频道

今天上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有关情况。会上,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原文如下:

2019年,全国教育督导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进取,攻坚克难,确保质量,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又有新进展、新成效。一年来,又有69个县(市、区、其他县级单位,以下简称县)通过国家基本均衡认定,全国累计已达2767个县,占比95.32%;又有7个省份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累计已有23个省份。

一、基本情况

(一)完善督导工作机制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立足教育督导“长牙齿”,进一步完善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机制。一是重点抽查。将实地督查由普查改为抽查,聚焦重点,集中力量,突出问题导向,力求查准、查实、查深、查透,确保督查实效。二是配强队伍。邀请多年分管教育的副部级领导带队,选调经验丰富的国家督学和专家,并增加财务会计师,增加我部机关业务司局人员,提高队伍专业水平。三是改进方式。增加进点会,向受检省份政府通告督查任务和要求;增加对县级发改、编办、财政、人社等有关部门的查访,以树立督查权威;在继续执行网络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舆情收集、业务司局和信访部门问题线索收集、实地随机访谈、暗访等手段,多渠道了解民意。四是强化指导和监督。增加对受检县反馈意见,指出问题,分析原因,同题互答,现场指导改进工作。对省级反馈意见中加大问题比重,要求公示整改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二)组织国家评估认定

全年,共有海南、辽宁、陕西、黑龙江、重庆、云南、河北共7个省份提出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申请,并申报了69个县。按惯例,对以上各省份、县均衡发展情况组织了材料审核,从7省份69个申报县中抽取了26个县进行实地督查,同时从各省份前期已认定县中抽取了9个县进行了实地复查。共安排国家督学和专家181人次,随机检查学校388所,其中义务教育中小学311所、教学点51个、特教学校26所,收到满意度网络调查问卷17477份,列举问题清单204条,印发对受检省份政府反馈意见7份,并在教育部网站公布。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国累计2767个县(注:因行政区划调整减少19个)通过国家认定,占比95.32%;其中东部地区890个(全部实现),中部地区872个,西部地区1005个,中西部地区县数占比93.24%。全国尚有9个省份136个县未通过认定,其中中部2个省份39个县,西部7个省份97个县。

(三)进行年度监测复查

为巩固成果,防止滑坡,依惯例对前六年通过国家认定的2708个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年度监测复查。监测结果显示,2708个县的均衡发展水平总体上稳中向好。2018年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分别为0.426、0.319,与2017年基本相当;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等方面又有新的进步。但同时,有13个省份的23个县小学或初中差异系数出现滑坡,未达到标准要求。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该13个省份印发了整改意见,要求全面整改、限期整改。

(四)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

8月,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规程》。10月,在浙江省召开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现场会,启动优质均衡督导评估认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优质均衡认定将坚持“三个原则”,即:重硬件,更重软件;重指标合格,更重群众满意;重数量,更重质量。优质均衡的核心要义是“四个更”,即:全面发展的理念更鲜明,标准化建设程度更高,教师队伍更强,人民群众更满意。

二、主要成效

7省份党委、政府始终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全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和先导性工程,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切实履行教育职责,积极采取措施,持续加大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今年申报的69个县和所抽的9个复查县总体水平达到标准要求,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重统筹抓落实,政府保障更有力

7省份将“政府履责”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不断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政策支持和督导落实,层层压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合力攻坚。实行“一把手”工程,制定系列文件,出台政策措施,每年将其列为政府重要议程和民生实事,纳入对各市、县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加强督查和考核奖惩。辽宁省将均衡发展列入省级“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项目。云南省将均衡发展与脱贫攻坚责任捆绑,同步规划、同步实施。重庆市制定“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专项督查方案,将均衡发展指标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计划专项督查事项清单。这些措施,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二)补短板强弱项,条件改善更明显

7省份将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作为均衡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对照标准、抬高底部,不断加大改善力度。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以来,69个基本均衡申报县在义务教育阶段累计投入345亿元,新建学校307所,改扩建学校3919所,新增学位39万个,新建校舍面积590万平方米,新建体育运动场馆739万平方米,新增实验室、功能室1.8万间,新增教学仪器设备价值74亿元,新增图书3186万册,新增计算机24万台。黑龙江、云南两省分别安排省级财政专项奖补资金6亿元、8.9亿元,重点投入攻坚县和贫困地区。重庆市丰都县大力实施“校地扩展、校舍建设、场地软化、明厨亮灶、厕所改造、校园文化、绿化美化、特色打造”八大工程。陕西省蓝田县全面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操场、图书仪器、网络、绿化美化、取暖、安全“三防”建设。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实现电子白板或交互式一体机在所有教学班的全覆盖。

(三)抓质量促成长,教师队伍更优化

7省份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均衡发展的重点任务,在管理体制改革、数量充实、结构调整、交流轮岗、能力提升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以来,69个基本均衡申报县新补充教师共约3万人;其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约6000人,占新补充教师的20%;参与交流的校长和教师达4.9万人次。陕西省蒲城县深入推进农村紧缺学科教师无校籍管理、教师退出机制等人事制度改革,创新设岗聘用机制。辽宁省制定了乡村教师差别化补助政策和副高级职称不受岗位职数限制的评聘政策,鼓励广大乡村教师安心从教。河北省采取“三区支教计划”“银龄讲学计划”“深度贫困县国培计划全覆盖”等办法,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海南省组织实施“边远乡村教学点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完成一轮1.5万人的全员培训。重庆市大足区每年区财政额外投入好老师工程830万元,教育教学质量奖600-1500余万元,教育系统绩效每人每月比其他事业单位高260元。

(四)重精准建制度,教育公平更彰显

7省份高度重视保障各类特殊群体公平受教育权益,坚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资助,以需求为导向,积极构建全覆盖的帮扶体系。海南省较早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免学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住宿费,补贴伙食费、校服费、学习资料费、交通费的“四免四补”政策。云南省在国家85个试点县基础上,将剩余44个县纳入省级营养改善计划试点范围,所需资金由省、州(市)共同筹措,实现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重庆市有2700余所具备条件的普通中小学接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为重度残疾学生建立学籍并送教上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各中小学校均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设立了亲情热线和心理咨询室,各乡镇、街道建立了留守儿童动态监测和教育管理制度。

(五)促改革重创新,育人导向更明确

7省份将全面育人作为均衡发展的工作目标,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特色发展为抓手,以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为突破口,不断完善机制,探索创新,全力提升教育质量。海南省实施“一市县两校一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工程,充分发挥辐射示范带动作用。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基于“片区+校群”管理模式创新实施“124x”的集团化办学机制,不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河北省武邑县以“平语近人”进校园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校落地生根。辽宁省培育了一批劳动教育基地,注重开设好综合实践课,强化综合实践育人。黑龙江省广泛开展中小学生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协同推进美育、劳动教育,设立了217家省级研学旅行试点单位,其中19家入选全国实践教育基地。

三、主要问题

总体上看,今年通过认定的7个省份69个县虽然基本达到标准要求,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教育经费投入仍然不足

部分省份2018年教育经费出现下滑。黑龙江、海南、陕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增长幅度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黑龙江、辽宁、重庆、陕西在小学和初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教育事业费、公用经费等指标上,均有不同程度下滑。部分县教育费附加管理不规范,征收数与教育部门实际使用数差距较大,未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教育费附加的机制,财政部门未将教育费附加及时告知并足额拨付给教育行政部门,造成教育费附加不能及时使用。

(二)学校标准化建设仍有短板

35个基本均衡实地督查县中,有26个县、24个县、27个县分别存在学校占地面积、运动场地面积、校舍面积不足问题,分别涉及学校319所、222所、223所。有27个县存在2000人以上大规模学校,其中16个县存在3000人以上大规模学校。55人以上小学班级占5.80%,60人以上初中班级占12.36%。部分学校功能教室和教学仪器设备不足,设备更新不及时,图书可读性较差。还有一些农村学校生活设施不完善,未配备学生饮水设施,教室照明设施不符合采光标准,旱厕未做无害化处理,且条件简陋、蹲位不足。一些寄宿制学校未建设学生浴室,厕所离宿舍楼较远。

(三)教师队伍仍有困难

7个基本均衡申报省份中,共有266个县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部分县对公务员发放奖励性补贴时未考虑中小学教师。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尚未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35个基本均衡实地核查县中,有25个县不同程度缺少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共缺2095名,此问题在农村学校更为突出。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不能均衡配置教师,出现城区学校教师数量紧张、农村学校教师富余的情况。部分县教师和校长交流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激励措施,导致教师和校长交流比例偏低,没有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的引领示范作用。个别县教师培训经费未达到规定比例要求,农村教师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培训不够普及和深入,许多农村教师适应新课程能力不足。

(四)学校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有些地方只重视硬件建设,学校管理和内涵发展相对落后,以分数评价学生、以升学率考核学校的倾向未根本扭转,体育、艺术等课程开不足开不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不到位。部分农村学校功能室、教学仪器、计算机使用率不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的能力不足。少数学校安全管理有漏洞,“三防”建设不到位,监控摄像头未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校园未实行封闭化管理,消防器材配备不足,化学药品使用不规范,食品留样不符合要求。

(五)民办教育管理不够规范

有些地方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招生管理、办学管理不到位,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及在校生比例偏高,个别受检县城区义务教育近一半是民办学校。河北省民办小学、初中在校生分别占全省小学、初中学生总数的10.84%、18.67%。陕西省个别地方民办教育体量过大,存在“民强公弱”态势,导致民办学校“择校热”等问题。还有部分地方校际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差距较大,生源向优质学校集中,海南省部分县择校率仍然高于5%。

四、下一步工作考虑

2020年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教育规划纲要等重大战略阶段目标收官之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继续围绕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目标,落实2020战略任务,进一步完善机制,巩固提高,稳中求进,扎实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

(一)针对三类地区,压茬推进

一是做好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常态监测。运用数据,通过网上平台,持续做好已达标地区基本均衡监测复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地方整改,巩固基本均衡成果,确保水平不下滑。二是做好未达标地区基本均衡攻坚督查。以督促国务院提出的中西部地区95%的县(市、区)到2020年实现基本均衡的目标为重点,加强督导评估和指导,兜住底部,补齐短板,确保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三是稳步推进优质均衡创建。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为契机,推动基本均衡实现较早地区切实履行责任,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压茬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促全面发展的理念更鲜明、标准化建设程度更高、教师队伍更强、人民群众更满意,努力推动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

(二)抓住四个重点,强化督导

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机制。一是强化对地方政府履行职责的督导,保持持续推进、高强度推进的工作态势和工作力度,切实落实发展规划、财政投入、公共资源对义务教育的“三个优先”,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二是强化对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督导,多渠道增加教育资源供给,动态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抓重点,补短板,着力解决“乡村弱”“城镇挤”“大班额”“大校额”问题。三是强化对师资均衡配置的督导,提高教师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专业能力,确保教师收入水平和待遇落实,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努力实现教师队伍素质更强、待遇保障更强、管理制度更强。四是强化对义务教育管理和质量的督导,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行为,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质量观,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品质,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社会“赞誉度”。

关键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工作报告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