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 正文

关注残疾人就业:940万残疾人就业是怎样实现的?

时间: 2018-08-08 09:46:29 来源: 人民日报

截至2017年底,我国城乡残疾人就业人数942.1万,扶持和保护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需要进一步完善就业促进政策,还需积极探索就业新形式新模式,面向基层大力提升就业服务精准化水平,引导用人单位履行按比例就业的责任和义务。

据2017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7年底,我国城乡残疾人就业人数是942.1万人。残疾人就业,有哪些特点、难点?怎么帮助残疾人找到适合的岗位?未来还需要哪些相关举措促进残疾人就业?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主任张新龙、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杨立雄。

问 就业扶持有哪些

记者: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如何?就业形势的发展情况又如何?

张新龙:据中国残联统计,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城镇残疾人新增就业超过100万。截至2017年底,在全国持有残疾人证的就业年龄段的1755.3万城乡残疾人中,已就业残疾人942.1万。

近年来,为促进残疾人就业,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建设全国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和培训实名制信息系统。目前各级残联已全部建立了残疾人实名制信息系统,即全国近1800万城乡持证残疾人都有就业和培训状况的基础档案,且实现动态更新。近年来,中国残联又与教育部合作,建立了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信息共享机制,准确掌握了每年残疾人大学生的实名数据。

不断完善扶持和保护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体系。近年来,相继出台了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辅助性就业、自主就业创业以及残疾人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16—2020年)》等一系列扶持和保护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不断加大对残疾人的就业援助力度。残疾人就业已经形成了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自主就业创业、辅助性就业、支持性就业等多种就业形态并存的格局。

建立覆盖城乡的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中国残联通过加强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使之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的能力显著提升。目前,3000家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可以向城乡残疾人提供就业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介绍等多项就业服务。各级残联依托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已在全国建立了超过6000家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全国每年举办各类残疾人职业培训班实名培训残疾人60余万人。

广泛开展就业援助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残联联合开展以就业困难残疾人为重点援助对象的就业援助月活动,每年帮助数万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中国残联举办了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组团参加了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年度残疾人岗位精英竞赛已成常态,省、市、县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持续开展,有效调动了广大残疾人比学技能的积极性。

关键词: 就业服务 就业形势 保障金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